分散效应是指分散学习比集中学习的实际学习效果好。但让学习者对这两种学习方式的优劣做出判断的时候,经常做出高估集中学习效果的学习判断或者实验后询问学习者哪种学习方式效果好,大多数学习者认为集中学习的效果好。
这种学习判断或自我报告与实际成绩之间出现分离的现象就叫元认知错觉。
以往的研究从信念和加工深度这两方面对元认知错觉进行了探究,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1)学习者对元认知错觉的敏感性不同;
(2)前人建立信念的方式存在问题及没有检验信念是否成功建立;
(3)目前关于加工深度对元认知错觉的研究,仅仅局限在词对材料和知觉信息领域,有待检验在不同材料和领域中加工深度对元认知错觉的影响。
基于以上问题,首先,本研究采用学习判断和回溯性口语报告这两项指标,运用原理解释的方式建立被试关于分散学习的信念,在实验前、实验后均对信念进行检验。
其次,采用造句的方式考察加工深度激活深层线索对元认知错觉的影响;最后,基于双重加工理论,将信念和加工深度相结合对元认知错觉进行修正。研究分为四部分:
实验一重复前人研究验证分散效应的稳定性和个体是否存在元认知错觉及被试关于两种学习方式的信念特征。
实验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操纵被试的信念,考察信念能否削弱被试的元认知错觉。
实验三考察增加加工深度提高编码强度对元认知错觉的影响。
实验四综合信念和加工深度探究其对元认知错觉的影响,检验学习判断的双重加工理论。
一、信念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实验二通过将信念与学习方式的元认知错觉相结合,探究元认知错觉的影响因素。这一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关于信念的建立。在研究中建立信念时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被试原有信念是不存在偏好的,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成功的通过原理解释建立信念;第二种情况是被试原有信念存在偏好,那么原理解释能否成功建立起被试的信念?
研究实验二中,偏好集中组的原有信念检验结果表明被试先前存在信念偏好,偏好分散组的被试不存在信念偏好,实验结束时进行的第二次信念偏好选择的结果表明,信念组和集中组均成功建立了信念。
再次支持了Muller和Dunlosky对信念操纵的看法:即通过解释原理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建立被试的信念。该观点认为,只要给被试提供一个看起来合理的解释就很容易在学习中建立起某种信念。
其次,信念在元认知错觉的产生中是如何起作用的?信念包括被试实验前存在的先验信念也包括被试在实验过程中形成的信念。根据分析性加工理论,个体在进行学习判断的时候会引发分析性的问题解决方式,寻找线索来减少进行学习判断的不确定性。
个体对某些变量的信念就会作为被试进行学习判断的线索,个体对某些变量所持有的信念会影响学习判断,如本实验中个体认为集中学习比分散学习效果好的信念。
一些研究认为,学习者的先验信念是在长久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中逐渐形成的,一旦形成便很难改变,因而无法在实验过程中操纵被试的信念,故仅仅只有先验信念对被试的学习判断产生影响。
Dunlosky等人和Koriat则认为,被试原有的信念和实验中形成的信念二者皆可对被试的学习判断产生影响。
结合实验二来看,偏好分散组的被试,实验前不存在对学习方式的偏好,当给予分散学习效果更好的信念指导之后,元认知错觉得到削弱,由此可以推测实验过程中的信念指导对被试的学习判断产生影响。
在实验一中,主试没有给予被试信念指导,被试原有的信念为“集中学习比分散学习效果好”,实验结束后,被试出现元认知错觉。
那么实验一的结果可以说明,被试原有的信念也会影响元认知错觉的产生。因此,学习者的原有信念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信念均可影响学习者的元认知错觉的形成。
最后,验证了基于理论的加工的有效性。即提供一种强有力的理论指导方法,能够成功地说服学习者相信分散效应的存在,表明被试在进行学习判断的时候基于一定的理论信念。
进一步的分析会发现基于理论的加工对学习判断和回溯性口语报告的影响不同,仅提供信念只能削弱被试在学习判断上的元认知错觉,但被试的回溯性口语报告显示修正了元认知错觉。
推测其原因除了回溯性口语报告和学习判断之间的性质不同之外,还可能是由于持正确信念的学习者不知道他们应该在多大程度上调整自己的学习判断以反映分散学习的好处。
正确的信念也只能说明分散学习会促进学习,但没有说明这种促进作用的大小,所以导致被试在主观上认为分散学习的效果好,但是在学习判断上并没有体现出这种优势作用。
二、加工深度在学习中的作用
实验三的研究发现,增加加工深度的确提高了被试的测试成绩,不管是在分散学习上还是集中学习上,大约都提升了约10%的正确率。
在赵文博的加工深度对词汇学习的影响的实验中,加工深度的主效应差异显著。深加工组的成绩显著高于轻加工组的成绩。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深加工组在要求被试对词对进行造句增加其联结的时候,无形之中也增加了被试的负担。
在5秒的时间内被试不仅要造句还需要将句子关键词输入到文本框内,同时被试也会在学习过程中比较分散学习与集中学习的效果。
线索利用模型认为,学习者在进行学习判断的时候会综合利用各种线索。出现元认知错觉的原因在于被试在学习时利用了与真实记忆强度无关的线索。
增加加工深度,个体可以在进行学习判断的时候会激活更多线索,从而弱化集中呈现带来的流畅感对学习判断的影响,使元认知错觉减小。研究中增加加工深度是否削弱了对流畅性线索的利用?
以往对于流畅性的检验指标多采用的是自定义学习时间,由于本研究中要比较分散学习和机制学习的学习效果,所以无法直接对流畅性进行测量。
而是根据前人对分散学习的研究发现,集中呈现的方式有效促进了个体的流畅性体验,学习者认为集中呈现的流畅性显著高于分散呈现的流畅性,那么集中呈现的材料可以作为流畅组,分散呈现的材料可以作为不流畅组。
从实验结果可以发现,在未增加被试的加工深度之前,流畅组的学习判断显著高于不流畅组的学习判断,说明被试在进行学习判断的时候以流畅性作为线索。
但当增加被试的加工深度时,流畅组和不流畅组的学习判断没有差异。说明增加加工深度后,学习者不在将自己的流畅性体验作为学习判断的线索。
三、教育启示
了解和选择正确的学习策略对于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本研究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了信念和加工深度对元认知错觉的影响,得出一些教育启示。
(1)很多学生习惯考前“临时抱佛脚”,并因此通过了考试,便误以为这种短期内连续不断的集中学习是很好的学习方式。
殊不知集中学习效果远远比不上分散学习的效果,一定间隔的分散学习对于长期的记忆保持也有积极影响,一次性的集中学习很难达到长期的记忆效果。
中小学的学习不仅只看眼下,还要为未来的中考、高考而做准备。所以,我们当下的学习也不能只求迫在眉睫的考试,而是要让自己学的知识在两年后中高考时也能用到。
避免在最该冲刺的紧要关头还得重新学一遍。那么在学习长跑中,使用最科学最高效的学习策略便显得举足轻重。因此,我建议学生可以用分散学习法取代集中学习法。
(2)学校的排课表也可以契合分散效应的原理。尽量避免连着两节课安排同一科目,最好每节课安排的都是不同的科目。
同时,负责监督和教授学生学习的教师,也应该认识到什么是更优异的学习方法。高中生学习教育的模式的每节课教授大量知识点,鲜少停下来复习、巩固已学知识。
而复习作为分散效应中必备的一环,也是分散学习起作用的关键。所以,学习者吸收完新知识后要及时复习。但是很多高中生没有建立起及时复习的好习惯,这就需要学校和老师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更多阅读:
48v轻混是什么意思(48v轻混和纯油哪个好)保定站附近停车场怎么收费(保定站地下停车场收费)京fy1308判了多久(京f·00001车主)四位数吉利数字有哪些(四位数有什么吉利的数字)丰南到唐山中润怎么走(唐山丰南到丰润区多远)五菱s1最高配多少价(五菱s1五座售价)共享宝马汽车哪里有(共享宝马汽车哪里有卖)保定天宏汽车电话(保定天宏生物饲料有限公司)G94有哪些出口gl8如何看里程数(gl8如何看里程数显示)
猜你喜欢:
如何防止后视镜积水(怎样防止后视镜积雨)如何防止新车划痕(如何防止新车划痕的发生)如何防止摩托车排气管生锈(防止摩托车排气管生锈用什么)如何防止交通违章(怎样防止违章)如何防止狗在轮胎(怎样防止狗在车轮胎上撒尿)如何防下雨天后视镜(雨天后视镜防雨)如何长途驾驶提神(怎样开长途不累)如何防止蓄电池馈电损坏(如何防止蓄电池没电)如何防止一键启动忘记熄火(一键启动怎么才能熄火不关闭电源)如何防止狗在轮胎(如何防止狗在轮胎上拉屎)
文档下载: 导出为如何避免错觉(如何避免错觉的发生).doc文档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sxxzx.cn/article/215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