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新能源汽车知识
  3. 正文

如何除去车里雾(如何除去车里雾气的方法)



话说

今天为什么要说这个话题,因为江浙沪最近进入15℃以下,而且阴雨绵绵,湿度极其大,成了车内起雾的重灾区。你平时是怎么除雾的?投票或者留言告诉我吧。

下面进入主题,不愿意看过多文字的可以直接看专业的使用方法,直接拉到03 正确的除雾方法环节。

01 现状调查

根据这种情况我专门去各大车友群收集了些信息,基本有如下几种设置去除雾:

车内起雾,大家都是怎么除雾的?

用户1:直接按下前除霜或最大除霜

按键一直吹。

用户2:用除霜出风模式

,温度设高,A/C关闭,一直吹,后风挡一直开加热

用户3:用AUTO模式,温度设置22℃,其他不管,很方便。

用户4:起雾就开A/C啊,用冷风除雾,速度很快,后面起雾就开后风窗加热。

用户5:不知道怎么用,前面后面都是雾。。。

用户6:不喜欢开空调,开点窗户挺好的,再不行就开会A/C,冷风吹吹呗。

02 用户使用方法评价

针对6类用户,你们这样使用的除雾方法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呢?下面分析下:

用户1:长期前除霜或最大除霜,该方法是可以保持车内不起雾,这也是手动空调最常见的除雾和避免起雾的最好办法,但是会有几个问题,风量长期保持高风量运行,功耗很大,如果你温度设置过高,会很不舒服。

对于带湿度传感器的自动空调,你的压缩机会一直工作,增加油耗(此说法仅适用于零度以上的室外环境)。

用户2:用除霜出风模式,关闭A/C,后风挡起雾就开加热。这种操作你不能说他不对,但是在0℃以上环境下时,首先你需要维持高档位风量来维持不起雾,其次这种热风长期大风量从除霜吹出时,如果你开长途,你会很难受,因为脸部会很热,极其容易疲劳。而且你这样只能保证前风挡大部分位置没有雾,侧边玻璃和后玻璃很难避免没有雾,严重影响驾驶。可能会有杠精上线,他会说开车不需要看后面,无所谓,老司机了。我想说,没事,尊重你的选择,危险也不是我的。另外建议你车上满载或者超过3个人的时候,你再这样试试看能不能维持住不起雾。

用户3:配备了自动空调,使用合理,即是我推荐的模式,后面详细解释原因。

用户4和用户6:其实性质一样,可能被自媒体带跑偏了,都以为冷风才能除雾,对于你们受影响的只有自己的舒适性了,开窗户也好,开制冷也好,冒着被冻感冒的风险,而且浑身打哆嗦。

对于用户5,我认为他一旦仔细看了我这篇文章,会参考我的专业意见的,即能保证不起雾,还能保证舒适。

03 正确的除雾方法

前面分析了这么多用户的除雾方法,下面来谈谈起雾的原理和不同环境下除雾的正确方法。

雾是怎么产生的:简单点说就是,车玻璃内外温差大,车内湿度大,导致了玻璃表面达到了露点,从而冷凝起雾。

从起雾的原理可以看出两个重点:湿度和温差。

春秋季或冬季环境,如果还伴随着小雨是最容易起雾的,为什么呢,车外的低温导致前挡风玻璃冰凉,车内暖湿空气遇到冰冷的前挡风玻璃,放热、液化,从而产生雾气。因此,要真正除雾需降低车内空气的湿度和温度,或者提升前挡风玻璃温度。特别是0℃-10℃的这种环境下。因为0℃以下环境,水分子很不活跃,要有也基本就是霜的状态了,所以东北地区需要除霜和防止内结霜。

所以我们只要消除其中一个因子,他就无法起雾。最简单的就是除湿,那这个时候就要用上A/C了,这就是为什么自动空调在低温环境下工作也会开启A/C的原因。说下A/C除湿的原理。A/C是控制压缩机开启的,也就是开启制冷循环,这样蒸发器表面就会变冷,空调循环风带着湿空气通过蒸发器时就会出现冷凝的现象,变成水排出车外,从而起到除湿的效果。那很多人又会问,天冷的时候开了A/C岂不是要冻死,大可不必担心,空调内部有温度混合机构,他可以通过这个机构调整通过蒸发器和加热器的流量比例,从而吹出舒适温度的气流。

话不多说,说说我对整车除雾(包含前后挡风玻璃,侧挡风玻璃)建议分两种,根据前面提到的,0℃以上和0℃以下两种情况。不过不管什么环境下,开车前需要先把雾或霜除完了再出发!

0℃以下环境温度:

先说说这个时候,我们应该用暖风除雾,必须开启外循环,因为此时A/C(压缩机)一般都不会再工作了,所以我们只能通过暖风吹散雾气并加热前后挡风玻璃,并且通过外循环来引进干空气,排出车内湿空气,并且维持车内湿度在一个较低水平。

对于手动空调:

温度设置舒适温度,一般22-24℃(根据个人体感适当偏差±2℃,,温度旋钮正中间位置),外循环,吹脚除霜模式或纯吹脚模式(此模式下除霜仍然有风,只是风量小于吹脚除霜模式)。

对于自动空调:

开启AUTO,温度设置22-24℃(根据个人体感适当偏差±2℃),如果你的车配备湿度传感器,空调会根据车内湿度情况自动防雾和除雾。如果你的车没有配备湿度传感器,没关系,自动空调有自己的防雾算法,可以控制好各出风口风量来维持车内不起雾,当然如果算法不好,可能依旧起雾,这个时候需要你手动打开除霜出风模式,其他设置不变。

0℃以上环境温度: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采用A/C(除湿的方法)根源上解决雾气,并且必须开启外循环(知识点:不管下雨还是天晴,车外湿度都是小于车内湿度的),至于加热还是制冷,根据外界环境来决定,天热就制冷,天冷就制热。有人说开A/C费油,喜欢用热风除雾,这里有个误区,现在的自动空调甚至某些手动空调都是变排量压缩机,你可以理解为变频空调,车内舒适之后耗能很少,特别是10度左右的天气去造成除湿,只需要最小排量就可以了,此时功耗你基本可以忽略。

对于手动空调:

温度设置舒适温度,一般22-24℃(根据个人体感适当偏差±2℃,温度旋钮正中间位置),A/C开启,外循环,

天冷选择吹脚除霜模式或纯吹脚模式(此模式下除霜仍然有风,只是风量小于吹脚除霜模式),如果下雨建议A/C开启,如果天晴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性关闭A/C。

天热选择吹面模式,我想夏天你应该不会去关闭A/C吧,毕竟很热。

对于自动空调:

开启AUTO,温度设置22-24℃(根据个人体感适当偏差±2℃)。

备注:AUTO开启后,状态指示灯都会关闭。

如果你的车配备湿度传感器(内后视镜后面),空调会根据车内湿度情况自动防雾和除雾(如果没有除湿需求压缩机会自动关闭)。如果你的车没有配备湿度传感器,没关系,空调A/C会长时间开启,压缩机保持低排量低功耗(自动空调配备的都是变排量空调,类似于家用的变频空调)的运行来除湿,对于是制热还是制冷,自动空调会根据车外温度和设置温度自动判断。

如果你的车没有配备湿度传感器,那A/C肯定会自动开启,如果下雨建议保持A/C开启,如果天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关闭A/C(行驶一段时间看是否起雾)。

对于以上所有用车环境,首次上车,也就是开车前必须把雾气除尽后再出发,否则视野受影响,此时可以选择最大除霜或者前除霜

,除尽后再参考上述方法进行设置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空调按照下面两图设置,既能保证安全行驶也能保证车内舒适。(AUTO模式,A/C开启的车子不代表他会出冷风,空调会根据内外温度自动通过冷风和暖风混合来达到你设定的温度,所以22-24℃最为合适)

更多阅读:

佛山华臻汽车斯(佛山华臻家具有限公司)南京东南鹏盛汽车照片(南京东南4s店地址查询)上海汽车集团下属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下属子公司名单)上海汽车集团下属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下属子公司名单)北京现代大胜福永4S店怎么样12款途锐什么配置(12年途锐参数)二路汽车久不来3个数(二路车打三个数字)小牛电动车官网价格表(小牛电动车所有车型价格)交通违法查询一般多久可以查到(交通违章查询要多久才能查到)09年宝来鼓风机怎么拆(新宝来鼓风机拆解教程)

猜你喜欢:

如何验证萨克斯减振器(萨克斯减震官网真的假查询)如何驾驭好黄龙600(如何驾驭好黄龙600字作文)如何驾驭手自一体(手自一体驾驶教学视频)如何驾驶ATV越野车如何验证买的汽车是新的(怎么识别新车是否是新的)如何驾驶速腾自动挡汽车(如何驾驶速腾自动挡汽车图片)如何驾驶奔驰glc汽车(如何驾驶奔驰glc汽车模式)如何驾驶驼峰路(驼峰桥会车正确方法是)如何验证长城润滑油真伪(长城润滑油防伪查询)如何驾驭好黄龙600(黄龙600怎么骑省油)

文档下载: W 导出为如何除去车里雾(如何除去车里雾气的方法).doc文档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sxxzx.cn/xny/216322.html

(function(){ var src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http:") ? "http://js.passport.qihucdn.com/11.0.1.js?1d7dde81dc0903e04d3ac0b9599444f6":"https://jspassport.ssl.qhimg.com/11.0.1.js?1d7dde81dc0903e04d3ac0b9599444f6"; document.write('<\/mip-script>'); })();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 'https') {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